Python dict字典方法完全攻略(全)

我们知道,Python 字典的数据类型为 dict,我们可使用 dir(dict) 来查看该类型包含哪些方法,例如:

>>> dir(dict)
['clear', 'copy', 'fromkeys', 'get', 'items', 'keys', 'pop', 'popitem', 'setdefault', 'update', 'values']

这些方法中,fromkeys() 和 get() 的用法已在《Python字典》中进行了介绍,这里不再赘述,本节只给大家介绍剩下的方法。

keys()、values() 和 items() 方法

将这三个方法放在一起介绍,是因为它们都用来获取字典中的特定数据:
  • keys() 方法用于返回字典中的所有键(key);
  • values() 方法用于返回字典中所有键对应的值(value);
  • items() 用于返回字典中所有的键值对(key-value)。

请看下面的例子:
scores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print(scores.keys())
print(scores.values())
print(scores.items())
运行结果:

dict_keys(['数学', '语文', '英语'])
dict_values([95, 89, 90])
dict_items([('数学', 95), ('语文', 89), ('英语', 90)])

可以发现,keys()、values() 和 items() 返回值的类型分别为 dict_keys、dict_values 和 dict_items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 Python 2.x 中,上面三个方法的返回值都是列表(list)类型。但在 Python 3.x 中,它们的返回值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列表或者元组类型,因为 Python 3.x 不希望用户直接操作这几个方法的返回值。

在 Python 3.x 中如果想使用这三个方法返回的数据,一般有下面两种方案:

1) 使用 list() 函数,将它们返回的数据转换成列表,例如: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b = list(a.keys())
print(b)
运行结果为:

['数学', '语文', '英语']


2) 使用 for in 循环遍历它们的返回值,例如: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for k in a.keys():
    print(k,end=' ')
print("\n---------------")
for v in a.values():
    print(v,end=' ')
print("\n---------------")
for k,v in a.items():
    print("key:",k," value:",v)
运行结果为:

数学 语文 英语
---------------
95 89 90
---------------
key: 数学  value: 95
key: 语文  value: 89
key: 英语  value: 90

copy() 方法

copy() 方法返回一个字典的拷贝,也即返回一个具有相同键值对的新字典,例如:
a = 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1,2,3]}
b = a.copy()
print(b)
运行结果为:

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1, 2, 3]}

可以看到,copy() 方法将字典 a 的数据全部拷贝给了字典 b。

注意,copy() 方法所遵循的拷贝原理,既有深拷贝,也有浅拷贝。拿拷贝字典 a 为例,copy() 方法只会对最表层的键值对进行深拷贝,也就是说,它会再申请一块内存用来存放 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]};而对于某些列表类型的值来说,此方法对其做的是浅拷贝,也就是说,b 中的 [1,2,3] 的值不是自己独有,而是和 a 共有。

请看下面的例子:
a = 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1,2,3]}
b = a.copy()
#向 a 中添加新键值对,由于b已经提前将 a 所有键值对都深拷贝过来,因此 a 添加新键值对,不会影响 b。
a['four']=100
print(a)
print(b)
#由于 b 和 a 共享[1,2,3](浅拷贝),因此移除 a 中列表中的元素,也会影响 b。
a['three'].remove(1)
print(a)
print(b)
运行结果为:

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1, 2, 3], 'four': 100}
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1, 2, 3]}
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2, 3], 'four': 100}
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[2, 3]}

从运行结果不难看出,对 a 增加新键值对,b 不变;而修改 a 某键值对中列表内的元素,b也会相应改变。

update() 方法

update() 方法可以使用一个字典所包含的键值对来更新己有的字典。

在执行 update() 方法时,如果被更新的字典中己包含对应的键值对,那么原 value 会被覆盖;如果被更新的字典中不包含对应的键值对,则该键值对被添加进去。

请看下面的代码:
a = 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3}
a.update({'one':4.5, 'four': 9.3})
print(a)
运行结果为:

{'one': 4.5, 'two': 2, 'three': 3, 'four': 9.3}

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,由于被更新的字典中已包含 key 为“one”的键值对,因此更新时该键值对的 value 将被改写;而被更新的字典中不包含 key 为“four”的键值对,所以更新时会为原字典增加一个新的键值对。

pop() 和 popitem() 方法

pop() 和 popitem() 都用来删除字典中的键值对,不同的是,pop() 用来删除指定的键值对,而 popitem() 用来随机删除一个键值对,它们的语法格式如下:

dictname.pop(key)
dictname.popitem()

其中,dictname 表示字典名称,key 表示键。

下面的代码演示了两个函数的用法: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化学': 83, '生物': 98, '物理': 89}
print(a)
a.pop('化学')
print(a)
a.popitem()
print(a)
运行结果:
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化学': 83, '生物': 98, '物理': 89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生物': 98, '物理': 89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生物': 98}

对 popitem() 的说明

其实,说 popitem() 随机删除字典中的一个键值对是不准确的,虽然字典是一种无须的列表,但键值对在底层也是有存储顺序的,popitem() 总是弹出底层中的最后一个 key-value,这和列表的 pop() 方法类似,都实现了数据结构中“出栈”的操作。

setdefault() 方法

setdefault() 方法用来返回某个 key 对应的 value,其语法格式如下:

dictname.setdefault(key, defaultvalue)

说明,dictname 表示字典名称,key 表示键,defaultvalue 表示默认值(可以不写,不写的话是 None)。

当指定的 key 不存在时,setdefault() 会先为这个不存在的 key 设置一个默认的 defaultvalue,然后再返回 defaultvalue。

也就是说,setdefault() 方法总能返回指定 key 对应的 value:
  • 如果该 key 存在,那么直接返回该 key 对应的 value;
  • 如果该 key 不存在,那么先为该 key 设置默认的 defaultvalue,然后再返回该 key 对应的 defaultvalue。

请看下面的代码: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print(a)
#key不存在,指定默认值
a.setdefault('物理', 94)
print(a)
#key不存在,不指定默认值
a.setdefault('化学')
print(a)
#key存在,指定默认值
a.setdefault('数学', 100)
print(a)
运行结果为:
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物理': 94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物理': 94, '化学': None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, '物理': 94, '化学': None}